撥筋瘀青像家暴?醫提醒:4大禁按部位、9類高風險族群別亂試|撥筋副作用、撥筋禁忌、撥筋瘀青

標籤:撥筋副作用、瘀青、撥筋禁忌、高風險族群、健康警訊、養生誤區


撥筋後瘀青腫脹 女主管嚇得就醫

台中一名43歲女主管因工作壓力大,前往養生工作坊進行撥筋放鬆,隔日小腿出現大片瘀青與腫脹,形同「被家暴」,經就醫確認為皮下微血管破裂,無需特殊治療,但醫師提醒並非人人適合撥筋。


醫師解釋:撥筋原理與常見副作用

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陳怡維醫師說明,撥筋是透過按壓肌肉筋膜促進循環、放鬆組織,對於肌肉緊繃、血液循環不良確有幫助,但若按壓力道過大,容易造成毛細血管破裂,引發瘀青、疼痛等反應。


4大危險部位 千萬別強壓撥筋

以下4個部位不建議進行強力撥筋,否則可能引發嚴重後遺症:

  • 眼睛周圍
  • 前側頸部動靜脈血管
  • 脊椎神經區域(腰、頸)
  • 骨頭突出處

這9種人不適合撥筋

若你屬於以下高風險族群,應避免撥筋:

  1. 服用抗凝血劑或高劑量類固醇者
  2. 傷口感染或骨折未癒者
  3. 有急性心臟、肝腎病史者
  4. 癲癇或高血壓控制不佳者
  5. 嚴重骨質疏鬆者
  6. 傳染性皮膚病患者
  7. 馬凡氏症候群患者
  8. 有癌症轉移或皮膚太薄者
  9. 局部神經感覺不良、血液循環差、孕婦腹部周圍

醫師建議:症狀輕微可冰敷、休息觀察

陳醫師提醒,撥筋若產生瘀青不需恐慌,大多可透過休息、冰敷、外用藥膏緩解。但若出現劇烈疼痛或紅腫擴大,應立即就醫確認是否有其他潛在問題。選擇專業治療師、避開危險部位,才能真正達到養生效果而非反傷身。

是否也曾有撥筋後不適的經驗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