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容積率弊案,9月4日再次成為焦點。案件中「唯二」仍在押的被告——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台北市議員應曉薇——羈押期限將於10月1日屆滿。兩人先前均已聲請具保停押,法官今日提訊兩人到庭,進行延押訊問。
外界關注柯文哲是否有機會在10月6日中秋節前回家。
陳佩琪庭前受訪:司法應維護公平正義
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今早現身法院外,與支持者一同等候。她受訪時強調,司法的目的應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,而非打擊政敵。她並表示,這一年來的親身經歷讓她切身感受到制度問題,因此希望透過發聲讓社會思考司法改革的方向。
羈押期限與審理進度
依《貪污治罪條例》重罪規範,一審羈押期限為15個月,包含首次羈押3個月,可延押6次、每次2個月。
柯文哲與應曉薇自今年1月2日被羈押,至今已歷經三度延押,羈押期將於10月1日屆滿。目前案件仍有20多名證人尚未到庭,部分涉及被告間的相互作證。不過,收賄與圖利等關鍵證人多已完成作證。
法院規劃的後續進度如下:
- 10月30日:預計詰問最後一位證人
- 12月11日、12日:提示證據
- 12月15日至26日:連續9個工作天進行辯論
三大可能交保時機
法律界預估,柯文哲與應曉薇獲交保的可能性相當高,可能出現的三個時間點如下:
- 10月1日前:羈押期滿,具保停押機率大
- 10月底:最後一位證人完成作證後,法院有機會評估交保
- 12月下旬:辯論結束,進入結案階段時,也可能做出交保裁定
若情況不利,最差狀況則是延押至滿15個月,待明年2至3月一審宣判,再由高院決定是否續押。
檢辯攻防焦點
隨著關鍵證人多已完成作證,檢辯雙方的爭點逐漸轉移:
- 滯外證人影響:包括外號「橘子」的證人尚未到案,是否仍存在勾串、滅證的可能。
- 逃亡之虞:柯文哲子女皆在海外,應曉薇的女兒也在英國,加上兩人具備資力,是否可能外逃以規避重刑。
事實上,去年兩人曾以高額交保並配合電子腳鐐監控6天,法院可再次參考此經驗。
應曉薇律師聲請停押
應曉薇律師指出,其重要證人已完成詰問,原本檢方聲押理由已不復存在。此外,應曉薇被羈押已滿一年,期間因健康狀況不佳在看守所暈倒多次,律師呼籲法院應基於人權保障,批准具保停押。
柯文哲律師主張
柯文哲律師則表示,收賄與圖利相關的重要證人已作證完畢,羈押必要性明顯降低,因此提出具保停押聲請。不過,審判長也提醒,是否交保需依整體審理進度與證據狀況綜合判斷,並不單單取決於證人完成作證。
總結
京華城案審理持續推進,隨著關鍵證人陸續作證完畢,柯文哲與應曉薇能否交保,成為外界矚目焦點。10月1日、10月底與12月下旬,將是影響案件走向的三個重要時間點。